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是低水泥系列耐火澆注料中無水泥耐火澆注料的一個重要品種,是新技術耐火澆注料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分,是鋼包耐火澆注料新里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該料主要應用在連鑄鋼包、中間包和煉鋼爐補爐等部位上,獲得較好的使用效果。
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是在高技術鋼包耐火澆注料的基礎上發展的。其配料的理論基礎,材質的選擇原則及其品種,強化基質的理念,臨界粒徑及其顆粒級配的選用和配合比的設計,都是相同的。二者不同之處是用超微粉代替了鋁酸鹽水泥,克服了水泥的缺陷,發揮了超微粉的優勢。因此,配制的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除保持了高技術鋼包耐火澆注料的特性外,還提高了抗渣性,高中溫強度比很小,提高了抗熱剝落性,總之是高性能的。
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與普通無水泥耐火澆注料是不同的。前者SiO2超微粉用量小并有鎂質料的共同作用,烘干強度較高,中、高溫強度達到了使用要求;后者SiO2超微粉用量大, 烘干強度卻較低,中、高溫時因其過度燒結而使強度很大,對使用是不利的。二者比較,前者也是高性能的。
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的凝結硬化機理是uf-SiO2和MgO水化共同作用的結果。Uf-SiO2和MgO遇水后的反應機理,在有關章節有闡述,前者為凝聚結合,后者為水合結合Uf-SiO2遇水后,其表面形成了羚基,即Si-OH鍵。當自然養護和干燥后,脫水架橋形成了硅氧烷網狀結構,即發生了大量的Si-OH鍵脫水,聚合成長鏈的Si-O-Si鍵,使澆注料獲得強度。
MgO細粉遇水后,能形成結晶的氫氧化鎂,實現澆注料凝結硬化。但水化反應速度較慢,需加電解質材料作促凝劑。MgO細粉遇水后反應速度,與其粒徑和煅燒程度有較大關系。在鋼包澆注料中,一般采用粒徑很小的鎂砂粉,有時也用輕燒氧化鎂。應當指出,MgO細粉與uf-SiO2共用時,因為uf-SiO2所形成的網絡結構,能擬制鎂砂的水化,在MgO-H2O系統中,氫氧化鎂衍射強度較大,即生成的氫氧化鎂多;在MgO-SiO2-H2O系統中,其衍射強度小,即生成的Mg(OH)2少,因為Uf-SiO2顆粒很小,在表面上暴露了大量的未鍵合的氧離子,被MgO顆粒表面上的鎂離子吸附而形成鎂氧硅鏈,減少了OH-1基團,故鎂砂粉水化速度減小。在烘烤過程中,減少了排水量降低了組織結構的開裂,同時MgO顆粒被鎂氧硅鏈互相連接起來,也能促進澆注料強度的提高。
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隨著溫度的升高,其強度也增大。因為uf-SiO2和鎂砂粉遇水后形成的鏈鍵網絡狀結構,直至1200℃也未發生明顯的變化,故保持了較高的強度。
在高性能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中,一般還添加α-Al2O3超微粉,其作用是:常溫下增加料的流動性,提高施工性能,中、高溫下能與活性SiO2反應生成莫來石、與MgO反應生成尖晶石,均對澆注料強度等性能有幫助。其反應式如下:
2MgO+SiO2→2MgO+SiO2
3Al2O3+2SiO2→3Al2O3+2SiO2
MgO+Al2O3→MgO+Al2O3
超微粉結合耐火澆注料的凝結硬化機理是:uf-SiO2的凝聚結合為主,MgO的水合結合為輔。所以,超微粉結合劑主要是指活性SiO2超微粉,其一般用量小于3%。該結合劑在較高溫度下仍保持硅氧烷網狀結構,并與其他礦物反應生成高溫相,可使基質強化,提高強度和抗渣性,以適應高溫冶煉等熱工設備的需要。